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20亿人依赖受污染地下水生存,其中砷、铅等重金属超标引发的健康风险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活性炭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地下水净化的关键技术载体——其高达500-1500 m²/g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网络,能同时截留分子级污染物与离子态重金属。
活性炭的孔径分布与表面化学性质可通过原料选择和改性工艺精准调控,以适应不同污染物的去除需求。
化学吸附则依赖表面活性位点——含氧官能团(如羧基-COOH)通过离子交换与铅、镉等重金属形成稳定络合物,酚羟基则能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当负载氧化铁(Fe₂O₃)等金属氧化物后,活性炭表面形成双电层结构,对砷(As³⁺/As⁵⁺)的吸附容量提升3倍以上。
这种物理-化学协同机制在复合污染场景中表现尤为突出:东北某矿区地下水经ZLT306改性活性炭处理后,不仅镉离子去除率达99.2%,同时将有机氯农药浓度从8.7 μg/L降至检测限以下。
在某化工园区案例种,通过使用ZLT300改性活性炭,使氯代烃类污染物从23.6μg/L降至0.2μg/L以下,且活性炭经5次再生后仍保持初始吸附效率的92%。
另外在东北矿区地下水因采矿活动富含镉离子(初始浓度0.35 mg/L),通过七重的改性活性炭处理,镉去除率稳定在99.2%以上,同时同步降解了有机氯农药。
上一篇:有机硅脱色活性炭
下一篇:没有了
©2024 - 七重活性炭(宁夏)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5007854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